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孩子理財的第一堂課—零用錢怎麼給?(張瀞文/親子天下)


感謝謝老闆媽媽、hold 住哥媽媽、蕃茄媽媽、小綺爸爸、蔥油餅媽媽玲玲媽媽,以及我不知道媽媽的分享與回饋。
  • 小孩零用錢如何支配,如何拿捏得當考驗父母的智慧(謝老闆媽媽)
  • 要讓小朋友知道爸爸、媽媽「賺錢不容易」。花錢容易,賺錢沒那麼簡單。不是自己的東西,絕不能占為己有。若真的需要回家跟父母說,由家長評估是否可以購買(hold 住哥媽媽)
  • 番茄還沒有準備好金錢的管理。番茄收到零用錢會把他存起來。所以覺得等番茄國中再建立零用錢的分配、管理(番茄媽媽)
  • 只要不是我的東西,就一定不能拿(暉暉媽媽)
  • 小綺本身就有存錢的習慣,平時也不會亂花錢。平常家中的錢,他也不會偷拿。他目前在金錢方面的行為,到目前我是放心的,謝謝老師(小綺爸爸)
  • 謝謝老師(蔥油餅媽媽)
  • 看完這篇文章,我發現我沒有給過零用錢給小孩。過年期間收到的紅包錢都是他自己理財,需要用錢都是他自己決定。我看到這是個錯誤的概念。以後我會多注意孩子拿過的零用錢或是手機到校,就像老師說的避免發生財務的糾紛(玲玲媽媽)
  • 1.孩子是五年級開始,才讓他每次給100元零用錢(他都會放在他自己抽屜的皮包內保存)有跟他約定好要從皮包內拿錢(雖然是自己的)但要拿時要跟爸媽說明金額及原因2.經過上次他拿自己皮包2000元那件事後,他說再也不敢做壞事,這樣很痛苦,每天都很害怕被發現,相信他以後會引以為傲(我不知道媽媽)
孩子理財的第一堂課—零用錢怎麼給?(張瀞文/親子天下)
給零用錢,會讓孩子開始學習自主、學會控制慾望、擁有規劃能力。然而,要何時給?怎麼給?給多少?都是學問。 

案例一:六歲的如如每次和爸媽出門,一定要求坐投幣式電動車、電動馬,媽媽不允許就臭著一張臉,一整天不和媽媽說話。

案例二:昨天,媽媽常在十歲的小威房間發現一些新玩具,都是之前小威要求爸媽買給他被拒絕的玩具。逼問之下,才知道他偷偷拿了爸爸書桌抽屜中的兩百元。

案例三:二十歲的琪琪又把信用卡刷爆了。這已經是她這兩年來第三次,爸爸又氣又急,直嚷嚷著「下不為例」。可是,早在第一次時就跟琪琪說過下不為例了…。

金錢象徵慾望,無論你有沒有刻意教導,孩子其實已經從媒體、同儕與身邊大人的言行舉止中,建立起自己的金錢價值觀,甚至影響著日後的行為。如果能夠從給予零用錢的過程中教育孩子,以上的故事,也許都能避免。

Q1
:我已經提供他所有必需品了,為什麼他還需要零用錢?
給孩子零用錢,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自主權、學習管理金錢,並培養延遲享受的能力。長期專注兒童青少年發展及親職教育的楊俐容認為,父母本來就會提供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需求,但零用錢是讓孩子學習管理金錢,讓他在有限的資源中,懂得量入為出,控制慾望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分享,兒子還是三歲娃兒的時候,她就開始給零用錢了。因為每次出門,總為了兒子想買一些她認為不必要的東西而造成親子關係的拉扯。後來乾脆將決定權還給兒子:「錢是一種自主權,他可以決定一些事,不需要什麼事都透過大人或是看媽媽臉色。

透過運用零用錢的過程,他獲得自主權,不再事事被安排,物物被供給。但是,給孩子零用錢是大人的功課與考驗,表示要開始學習金錢和慾望的管理。爸媽一定是不輕鬆的,因為帶領和陪伴孩子比限制孩子更勞心勞力、更需要清楚的價值。
 
Q2
:我應該在幾歲開始給孩子零用錢?
楊俐容建議,上小學即可以開始考慮給孩子零用錢,但是剛上小一的孩子需要適應新環境,小二、小三是比較恰當的時間點。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與爸媽對零用錢教育的期待不同,應該幾歲開始給零用錢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可以從以下列幾點評估,是否可以給孩子零用錢:

評估一:我準備好了嗎?
  • 我的心理已經準備好陪伴孩子經歷漫長的金錢管理的學習之旅。
  • 我和另一半對零用錢的價值達成共識。

評估二:孩子準備好了嗎?
  • 孩子跟我提過想要零用錢的事。
  • 孩子喜歡模仿大人以小東西當代幣「買」東西。
  • 孩子能夠將付出與回收聯想在一起。
  • 孩子出現主動收拾玩具等負責任的態度。

回答的「是」愈多,表示時機愈成熟了!

第一次給孩子零用錢的時候,要說明你的期待,包含心理上的和實質的約定。心理上的如:「我們覺得你已經長大,可以試著決定……。」實質的約定則不要忘記告訴他:「這筆錢讓你用來買喜歡的東西和存錢,你可以自由支配,但有些東西是不被允許的……。」

Q3:我應該根據什麼決定給孩子多少零用錢?多久給一次?
零用錢的多寡並無固定額度,只要符合家庭文化和資源即可。但是不妨隨著孩子不同的年齡「調漲」零用錢,一來年紀大需求會較多,二來增加零用錢會讓孩子有「我長大了!」的感覺。

廖清碧建議,在孩子的年紀後面加一個「○」做為他的週薪,這樣五歲的孩子一週就有五十元可用。但她強調「個別差異很大」,因為每個孩子的需求不同,記得要保持彈性,在反覆的檢討和調整中找出適合的數字


但是,不要因為他做家事而給他錢。家庭中的成員應該共同工作、分享、付出關懷,所以基本的家事應該是家庭成員共同分擔。但若是想藉由這樣讓孩子知道努力和收穫的關係,額外、本來就會請人做的家事倒是可以聘請孩子幫忙,例如:洗車、粉刷牆面等。一開始可以用週薪的方式,等孩子的等待力、自制力與規劃能力更強時,再改為月薪。零用錢的金額及給的週期有很大彈性,但大原則是「定期定數」,讓孩子有計畫地使用這筆錢

Q4:給孩子零用錢應該注意哪些原則?
透過給予零用錢,孩子開始了人生理財的第一堂課,專家建議,面對過程中許多「突發狀況」,至少掌握以下四個原則:

原則一:讓他花錢。
零用錢是用來學習如何使用金錢的工具,不是拿來存的。給孩子零用錢之後,家裡就不要放零食等「基本需求之外」的東西,製造讓他花錢的環境,他才有學習的機會。

原則二:以身作則。
你必須是個言行合一的人,否則孩子可是會很敏銳的抓出你的不一致。因為孩子對於金錢的知識,不在於父母給零用錢的多寡,而在於給零用錢的方式及父母對金錢的態度。

原則三:從錯誤中學習
一開始,孩子可能在前兩天就花光所有的錢,哭著度過接下來的五天。這時,千萬不要用「早就跟你說過了!」這類的話來打擊他,不要用成人的價值和標準來評判一個七歲孩子的花費。不妨抱抱他、安慰他。對此,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祕書長陳琬惠認為,初期不妨請孩子記帳,每週與他檢視消費內容,區分花費中哪些是「想要」而非「需要」,下一週可以改善消費的方式。

原則四:不可預支。
孩子可能因為透支或是很想買一個昂貴的玩具,而想要「預借下週零用錢」。所有良好習慣的養成都需一點一滴累積,此時正是孩子掌握慾望及學習等待的好時機。爸媽千萬不要因為心軟就打破原則。

Q5:如果孩子真的用零用錢買了讓人難以忍受的東西,我該怎麼做?
在給孩子零用錢之前,先提醒並定下規則,但是他一定會做錯,讓他做錯並陪他檢討是很好的學習。楊俐容記得,她給孩子第一筆零用錢時曾約法三章:「第一、不買有色素的食品;第二、不買不安全的玩具。」孩子只要不違反這兩個約定,就可以決定如何花用他們的零用錢。其實,只要沒有涉及不法,就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用零用錢

關於理財,是生命裡要一直學習的一堂課。藉著給予零用錢,和孩子一起學理財吧!


以下Q&A文章摘自親子天下
Q1:我小孩目前小二,自他幼稚園起,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偷拿。我雖再三告誡,但他還是偷。我也曾經帶他到警察局嚇他,但也沒用。我該怎麼做呢?
A:孩子有偷竊行為,多數家長會感到驚訝與痛心,但偷竊問題往往比表面上複雜,需要更細膩的處理。
一、所有權的概念
這位小孩從幼稚園就開始有偷竊的行為,我們必須先釐清孩子是否已經具備「所有權」的概念?有能力區隔「我的」、「不是我的」。我們不是天生就知道「別人的東西,我不能隨便佔有」。如果孩子在家可以隨意取用任何東西,孩子可能不覺得取用他人東西有何不妥。如果是此類原因引起的偷竊問題,藉由簡單的互動練習、討論,即可改善。家長可先從訓練孩子尊重父母的物品、空間開始做起,孩子學會後,就能區別所有權,了解自己不能擁有想要的每件東西。

二、了解行為動機
如果孩子已經理解「所有權」,偷竊行為仍不見改善,此時需要進一步釐清孩子的行為動機。家長要先理解孩子從偷竊行為中獲得什麼,才能夠對症下藥,解決問題。如果孩子偷竊後,很容易被發現,你罵了他,他會收斂一陣子,然後再犯,那麼孩子可能是希望引起注意,希望別人多關注他;如果孩子將偷來的物品分送給他人,或跟同儕分享偷竊經過,那麼偷竊可能是想獲得同儕的認同。直接問孩子偷竊的原因,是問不出來的,因為孩子常不清楚自己何以偷竊。家長可以從行為的頻率、場合、偷竊物品、孩子被指正後的反應、孩子的看法……等面向,來推測孩子的行為動機,再引導孩子學習使用其他方法,來達成自己的目標。

三、家長因應之道
通常生氣的教訓與強烈的指責不只沒效果,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造成問題行為一再出現。面對孩子的偷竊行為,家長應先安頓好自己的負面情緒,從了解孩子而非懲戒的方式介入。如果父母能了解孩子,願意協助他用正向的方式,體會成功的滋味,讓他覺得受重視,那麼孩子一定會放棄不良行為。(旭立心理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 黃柏嘉)

Q2:發現孩子偷偷拿父母皮夾裡的錢,要如何有效處理、導正?
A:偷竊金錢,簡單來說,就是孩子需要金錢。一種可能性是父母不給零用錢,孩子在無法說服父母的狀況下,選擇偷取;另一種是有固定的零用錢,但有急需,在同樣的狀況下偷取。

    要導正孩子的行為,需考慮偷錢的動機。直接拿錢不敢說的原因很多,例如需要買遊戲卡點數、服飾,甚至毒品;也可能是喜歡請客攏絡同學,炫耀財力;或甚至可能遭到霸凌,需要繳交保護費也說不定。若無法清楚孩子拿錢的動機,任何的導正方法可能都是浪費時間。導正行為可從三方面來努力:

一、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妥善分配使用零用錢,養成儲蓄的習慣,必要時可動用儲蓄金。金錢觀,可以從學習記帳開始。許多研究發現,從小就懂得記帳的孩子,花錢會比較有節制。

二、了解需要金錢的動機。知道孩子為什麼要拿錢,是因為臨時起意或有所需求,有助於釐清行為的動機。

三、以工代罰。如果孩子真的需要錢,但並非必要,父母可以要他幫忙做事來代償。但請儘量不要用做家事來代償,因為家事本來就該由家人共同負擔。例如,電腦能力好的,請他幫忙製作或管理網頁、部落格;體力好的,可以幫忙搬運等。讓孩子學會用自己的付出,來滿足自己額外的需求。(呂奕熹 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