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台南孔廟


1級古蹟的台南孔廟,是台灣第1座孔子廟,早在明鄭時期便已創立,位於臺南市南門路(原文廟路),由陳永華建議鄭經在承天府桂仔埔(鬼仔埔)建立,初設時僅設大成殿,用來祭祠孔子,又稱先師聖廟,之後又設明倫堂作為講學之用,是為全臺首學,時稱「先師聖廟」
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先師聖廟」已大部分傾毀,當時的巡道--周昌、知府--蔣毓英在隔年予以初步整修,改名為「先師廟」,再一年,更在此設立「台灣府儒學」,後來,台廈道--陳璸重修孔廟既有的建築,同時闢建禮門、義路、大成坊等等的附屬建築,進一步完成了孔廟的基本建設。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時臺廈道陳璸上任時又再次整修,範圍包括大成殿、啟聖祠,欞星門左右改置文昌閣、土地祠,外設禮門、義路、大成坊及半月形牆垣,奠基了孔廟大致的格局。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時,巡道梁文煊將大成殿的格局改為重簷歇山式,隔年陳文達編纂《臺灣縣志》附有文廟圖,記載了當時孔廟的設施。
在祭孔典禮中,有一名為「釋奠」的禮制,此禮制要舉行最隆重的三獻禮,同時要跳「六佾舞」。「六佾舞」是古時配合祭典所表演的舞蹈;依禮制,天子太廟用八佾(8人的方陣,共64人),諸侯宗廟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孔子在史記中列為「世家」,後世將其地位比照諸侯,所以採用六佾舞,共有舞者36人。六佾舞進行時,舞者的舞姿大致配合詩章的字義,在簡潔中蘊涵著豐富的變化。負責孔廟祭典的禮樂生是孔廟「以成書院」的成員,而佾生則是由台南市忠義國小的學生所扮演,儀式莊嚴虔敬,值得參與。
介紹影片: 


六佾舞影片:

1 則留言:

  1. 第四組請將文字改成「左右對齊」,這樣會更方便大家閱讀喔~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