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對聯
1.「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2.「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3.「弦歌知雅意、杯酒謝良朋」
4.「語傾三峽水、目視十行書」
5.「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
6.「開談驚四筵、捷對貫群英」
7.「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8.「舉杯暢飲情何放、拔劍捐生悔已遲」
9.「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
10.「縱橫舌上鼓風雷、談笑胸中換星斗」
11.「棋逢對手難相勝、將遇良才不敢驕」。
春聯的由來
文:顏福南
|
新年到了,家家戶戶忙著張貼春聯,各式各樣的春聯,讓街頭增添不少的喜氣,也讓人感染過年的快樂氣氛。為什麼過年家家戶戶要貼春聯呢?
據說上古時代有兩個英勇的兄弟,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鬱壘,他們擊退害人無數的野鬼,以後人們為避鬼神、保平安,就用桃木板立在門旁,並且刻上、或寫上神荼、鬱壘的畫像或名字,這就是春聯的前身「桃符」的由來。 到了五代,後蜀國君孟昶認為桃符太單調了。有一年,他突發奇想的寫了兩行字貼在門前:「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大家覺得這對聯寫得真好,紛紛沿用,於是對聯就慢慢取代了桃符,成為現在的「春聯」。
明朝開國時,朱元璋下令每家在過年時,門前貼上春聯,表示吉祥富貴,同時,他也微服出巡,欣賞家家戶戶貼出的春聯。有一次,皇帝發現一家簡陋的矮房前面沒貼上春聯,仔細詢問,才知道這家主人因為殺豬為業,貧窮又不識字,明太祖聽了以後,拿起了紙筆,寫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斬斷是非根」的對句,點出了主人的工作。這對春聯一貼出,有人認出是皇上的筆跡,紛紛爭相觀看,春聯從此成為過年少不了的裝飾品。
春聯上的字雖然簡短,卻很有學問。像有的人在土地廟前貼著「白酒黃酒都不論,公雞母雞只要肥」的春聯,把土地公的嗜好說得一清二楚。還有一對春聯「爆竹一聲,唯獨我的燒餅大;桃符萬戶,且看誰家的芝麻多」這家燒餅店的春聯,不僅達到了廣告的效果,也令人會心一笑。
每一戶人家都會依照自己的需求貼上不同的春聯。想要生意更好的人喜歡貼「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廣進達三江」,想要一帆風順的人喜歡貼「天泰地泰三陽泰,人和事和萬事和」,想要討吉祥的人喜歡貼「花開春富貴,竹歲報平安」。
春聯有兩幅直聯,每幅的最後一個字來決定貼左右邊,正確的貼法是:面對門的方向,第一、二聲貼在左邊,第三、四聲貼在右邊。小朋友回家趕快瞧一瞧,你家貼對邊了嗎?
|
我不知道會考上哪一所大學,也不知我會念哪一系(當時是先填志願後考試,念什麼系全看分數落在哪裡)
我也不知我會不會結婚,會不會有小孩,我甚至不知道我可以活到幾歲。我那時唯一能做的只是努力使自己跟得上別人的腳步,不要脫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