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隨即仔細地從箱籠中挑出死亡的仔魚,以及孵育失敗白化的魚卵,以免汙染水質。民國九十二年秋天,復育中心裏上千隻二歲鮭魚進入生殖季,中心揀選了一萬顆卵進行配種,預計可以孵化出五千隻左右的仔魚。
這批仔魚的孵化,宣告了櫻花鉤吻鮭的完全養殖時代正式來臨。
數量變多不等於復育成功
過去人工復育鉤吻鮭,必須自野外捕捉種魚,而培養出來的魚苗也都悉數放流到溪中,並未將之育養成熟;「完全養殖」則是指鮭魚的整個生命歷程,包括種魚來源、配種、孵化、成長乃至老化死亡,都在復育中心完成。
完全養殖成功的意義在於,人類可以不依賴野生族群,便讓櫻花鉤吻鮭代代繁衍下去。萬一將來野生櫻花鉤吻鮭因為突然發生的災害而滅絕,我們依然能夠讓這個物種在地球上存續。
室內的人工復育成功,戶外溪中的野生族群狀況也相當令人振奮。國家公園九十一年秋季調查發現,七家灣溪中的鉤吻鮭超過了四千隻以上,這是自七十六年進行調查以來數量最多的一次。九十二年夏、秋兩季也都有三千餘隻之多。此外,在人們認為鮭魚早已絕跡的司界蘭溪中,也確認了有大約三百隻櫻花鉤吻鮭存在。
在政府的宣傳與媒體報導下,過去十餘年來,櫻花鉤吻鮭已然成為明星級的野生動物。七家灣溪這條大甲溪最上游的深僻溪流,對人們來說也多耳熟能詳。如今鮭魚族群蓬勃成長,似乎顯現了國人的關注、政府保育工作的努力有了豐碩的成果。
然而負責復育工作的雪霸國家公園技士廖林彥卻不敢如此樂觀,他說野生鮭魚大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連著兩年沒有颱風直接侵襲七家灣溪,幸運的成分比較大。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黃沂訓則進一步表示,兩年的休養生息,應該可以繁育出更大的族群才對。可見櫻花鉤吻鮭的復原力,和七家灣溪的負載力都還相當脆弱。只要遇上颱風或者大雨,鉤吻鮭就可能一夕驟減。
櫻花鉤吻鮭是一種對環境要求很高的物種,舉凡水溫、水質、食物來源、棲地多樣性……任何一環稍有不對都能要了牠們的命。早年整個大甲溪上游,在德基水庫以上都能見到櫻花鉤吻鮭的蹤影。但從四○年代以降,鉤吻鮭的棲地開始大幅縮減,數量也一度少到只有兩百五十隻。
拆除攔砂壩大作戰
如此岌岌可危的處境,與人類的侵擾有很深的關係。除了傳統的捕撈,農業開墾也導致水土流失、森林火災與水質汙染。此外,為了減少德基水庫的淤積,人類在六○年代於大甲溪上游興築了二十餘座攔砂壩,更是對櫻花鉤吻鮭造成致命性的危害。
如此岌岌可危的處境,與人類的侵擾有很深的關係。除了傳統的捕撈,農業開墾也導致水土流失、森林火災與水質汙染。此外,為了減少德基水庫的淤積,人類在六○年代於大甲溪上游興築了二十餘座攔砂壩,更是對櫻花鉤吻鮭造成致命性的危害。
攔砂壩阻斷鮭魚向上洄游的道路,每逢颱風或暴雨,被洪水沖到下游的櫻花鉤吻鮭便往往客死他鄉。少數倖存的,也會因為水溫過高而無法繁育下一代。攔砂壩同時會破壞河床,使水溫上升、食物減少。因此雪霸國家公園一直將拆除攔砂壩的計畫,列為櫻花鉤吻鮭棲地改善的重點項目。
↑ 野生櫻花鉤吻鮭的數量,在民國九十一年時忽然增加至超過四千隻之多。然而漂亮的數字,並不代表鮭魚的危機已經緩解。(攝影/顧景文)
我之前(兩三年前)有去過武陵農場,在那附近還有一個櫻花鉤吻鮭的保育展覽館,大家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回覆刪除大家那時候對櫻花鉤吻鮭的復育一直很擔心,幾年過去了,我們仍舊還是要很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