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第七週集點表現&英速魔法營車位、床位選擇排序


本週集點表現前五名分別是:陳安婕張晏玲、吳伯賢、張嘉宏李佳玲。請給表現好的同學拍拍手。

常常有上班網留言、讀童詩給老師聽的人,或是擔任同學課業小老師的人,這週點數也迅速上升了,大家請繼續努力吧!

座號
姓名
第六週
7
進步/
退步
表現好
表現差
總分
表現好
表現差
總分
1
黃慶銓
36
-1
35
44
-1
43
8
2
巫承羽
23
-7
16
30
-7
23
7
3
蕭富斌
27
-32
-5
38
-40
-2
3
4
林俋丞
33
-4
29
45
-4
41
12
5
吳柏賢
66
-9
57
80
-9
71
14
6
張嘉宏
53
-3
50
68
-3
65
15
7
唐浩翔
44
-7
37
56
-7
49
12
9
陳冠宇
20
-9
11
22
-9
13
2
10
沈恩丞
43
-2
41
58
-2
56
15
11
蔡欣翰
37
-2
35
43
-2
41
6
12
張予侖
28
-14
14
36
-14
22
8
13
林暉恩
30
-8
22
37
-8
29
7
14
謝宗擎
37
-3
34
59
-3
56
22
15
廖品崴
38
-18
20
44
-18
26
6
16
陳婷薇
37
-6
31
58
-6
52
21
17
彭紀綺
40
-2
38
57
-2
55
17
18
何昌玲
30
-4
26
48
-4
44
18
19
陳安婕
69
-2
67
86
-2
84
17
20
黃姿晏
38
0
38
56
0
56
18
21
馬鈺茹
28
-7
21
39
-7
32
11
22
李佳玲
56
0
56
63
0
63
7
23
張甄庭
34
0
34
45
0
45
11
24
蔡欣諭
33
0
33
45
-1
44
11
25
張晏羚
61
0
61
74
0
74
13
26
王妍茹
51
0
51
64
-1
63
12
27
葉姿廷
33
-2
31
39
-2
37
6
28
陳心惠
37
0
37
50
0
50
13
29
林子綺
47
-1
46
60
-1
59
13

第七週的點數排序為你們去英速魔法營坐遊覽車的選車位和床位的優先選擇排序。

01.陳安婕02.張晏玲03.吳伯賢04.張嘉宏05.李佳玲


05.王妍茹06.林子綺07.沈恩丞07.謝宗擎08.黃姿晏


09.彭紀綺10.陳婷薇11.陳心惠12.唐浩翔13.張甄庭


14.何昌玲14.蔡欣諭15.黃慶銓16.林俋丞16.蔡欣翰


17.葉姿廷18.馬鈺茹19.林暉恩20.廖品威21.巫承羽


22.張予侖23.陳冠宇24.蕭富斌


第八週的點數排序則為你們月考完換位置和打掃工作的優先選擇排序。想要選擇自己喜歡的位置和工作請多多努力集點囉~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童詩欣賞_午睡-陳映羽

鐘聲響了
午睡時間到了
我趴在桌上
偷偷睜開眼睛
看著窗外
白雲在散步
小鳥在唱歌
樹葉在跳舞


老師
他們都沒睡
我也不想睡


出處:國語日報


姿晏、子綺朗讀、打字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童詩欣賞_好習慣


今天恩丞拿著國語日報,用很有感情的聲音讀著這首童詩給我聽。妍茹和姿晏後來還一起加入陪讀,讓這首童詩格外有味道。 


老師誠心希望大家都可以養成自動自發、認真學習的「好」習慣,可別再讓老師生氣罵人了~~~



好習慣
我有什麼好習慣
左思右想說不出
 
媽媽說
我溫和又善良
 
老師說
我愛整潔
學習認真
 
爸爸說
我的字寫得很端正
 
同學說
我畫的圖很漂亮
 
命不好不如習慣好
行為變成習慣
習慣成為個性
個性決定未來
成功和失敗
關鍵在習慣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班級共讀_《誰能在馬桶上拉小提琴》

這禮拜俋丞為大家推薦《誰能在馬桶上拉小提琴》這本書。這本書跟之前我們讀的書不太一樣,不是一個大故事從頭說到尾,而是分成好多小故事來介紹很多不同的知識。


這次你閱讀這本書的方式跟前幾本書閱讀的方式可以稍稍不同,你有興趣的知識你可以詳細地讀,覺得無聊的知識或情節可以快速地略讀。你可以利用這本書來練習老師教過你的「略讀」和「精讀」的閱讀技巧。


關於這本書老師只有兩個問題想要問大家,請你好好想一想,我們下週二一起來討論吧!
  1. 草上飛是如何養他的書蟲?你也有養書蟲嗎?你的書蟲長怎麼樣呢?
  2. 你是用略讀的方法讀完?還是用精讀的方式?或者你用兩種方式都用?你的這種閱讀方式有幫助比較快讀通這本書嗎?

故事接龍3

前面兩個故事有點太悲慘了,請大家一起來編一個溫馨感人又搞笑的故事吧!


新故事的開頭由妍茹的造句開始:
電視新聞報導台灣有一位小男孩正經八百有模有樣的學麥克傑克森的招牌動作(妍茹)。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家長回饋_《記憶與學習》

感謝宗擎媽媽與妍茹媽媽的分享與回饋。
  • 消化過的知識,就像落在好土的種子,能夠生根發芽(宗擎媽媽)
  • 課前預習,課後複習,遇到不懂的地方即時發問、反應,達到學習的效果(妍茹媽媽)。


------------------------------------------------------------------------------
記憶與學習(100年1月19日)國語日報家庭版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電腦從原始的龐然大物,慢慢演變成可隨身攜帶的貼身小祕書和最佳夥伴後,人們對電腦的了解,遠遠勝過能思考創作的腦袋,於是在不知不覺中,把腦內的運作「擬電腦化」了。

  人們以為腦內記憶的形成,也像電腦般,只要一字一句認真敲下鍵盤,努力輸入,就會正確的儲存在記憶晶片上。要搜尋時,只要敲下關鍵字,曾經付出的心血結晶就會馬上完整呈現。也因為這個一廂情願的夢想,讓許多人對「記憶」寄予無限厚望,以為只要搞定它,就可以輕易制服「學習」這頭怪獸。

  受邀上各節目談學習,發現大家都把重頭戲擺在「記憶法」,以為只要運用千奇百怪的記憶術,將英文字彙、中文方塊字、詩詞、方程式……輸入腦內記憶庫,哪一天要用到時,就可以像電腦般敲下關鍵字,讓儲存已久的滿腹經綸自動浮現,任君揮灑。

  問題是,人們腦內的記憶與電腦的記憶,其實是兩件八竿子都打不到的事。想扎根做好「學習」,還是得多了解人腦裡的記憶如何形成;該如何學,才能讓記誦留下痕跡。

記憶因相互依存而生
  記憶研究奠基於一九三到一九四年,享譽世界的美國心理學家萊斯理(Karl Lashley),他由一系列的實驗研究發現:學習與記憶不像書架上的書籍般,是由時間順序排序的,而是依據記憶形成所牽動的語言、視覺、聽覺、情緒及其他功能的區塊,廣泛分布在大腦皮質層。當人們每次回憶、回想,就由這些原始參與運作的腦內區塊,再次提供資訊,重新組合,拼湊出希望的原貌。換句話說,記憶是腦內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互動、聯繫,所交織成的網際網路

  人們用生命裡的人、事、物,以及愛恨情仇,編織、建構成錯綜複雜的記憶網絡,讓活在生命不同交叉點的人,可以藉由這個網際網路,明瞭事物變幻的因果,依循過往留下的足跡,學習不再重蹈覆轍,也知道如何預期、規畫未來。

  二○○九年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夏克特(Daniel L. Schacter)所領導的團隊,利用功能性磁振照影(fMRI)觀察、比較人們回顧一個過往的經驗,以及期待一個未來的類似情境的腦內運作後發現,雖然腦內的活化有極大雷同區塊,但不是單純的只重現舊經驗,而是在每次的新經驗裡,都會添加不同的新元素,讓每次的回憶都幻化成全新的記憶網路。這個腦神經元記憶網路,重新整合、組織的可塑性,不僅記錄我們生命裡的軌跡,串連起過去、現在和未來,也使「理解」成為學習新知識時最重要的黏著劑。

有效學習的小訣竅
  一般人在學習時,不是像填鴨般強迫腦子生吞活剝,背下完全搞不清意義的知識;就是用一些可以把人唬得一愣一愣的記憶法,以為可以半哄半騙,讓腦子廣開方便之門,讓這些知識進駐腦內。但這些被硬塞進腦子裡的知識,會不會落地生根,成為記憶網路的一部分,才是令人在意的。

  研究記憶與學習的腦神經科學家葛倫(Anthony J. Greene),依據記憶願意在腦內「長住」的特質,建議一些有效學習的小訣竅。

一、在學習時,請靜下心,把想學或需要學習的新知識,與學過或已融會貫通的知識儘可能產生連結進而拓展成新舊交織的網路。
二、花時間透徹了解新知識的內容和意涵,讓「理解」有機會化成學習的黏著劑無須操之過急,應細嚼慢嚥,一次次反芻。雖然還沒有人能預知腦子學習的上限在哪裡,但一次可以吸收多少,仍然有限;硬撐的結果,只會壞了學習的胃口。
三、假裝自己是教授新知識的老師,先試著自訂考題,自問自答,來釐清自己不甚了解的地方。條列出重點,想想看該如何安排內容,才合乎邏輯,才能讓學習者融會貫通
四、想想如何把學習到的知識與生活結合,思考在日常生活裡,有哪些地方會運用到這些知識多製造在生活裡操作、實驗的機會,讓這些新知識在腦內產生意義。